为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,探索智慧课程建设新路径,数学与统计学院于2025年9月11日下午2:30,在10603报告厅举办了“智慧课程建设与应用——知识图谱赋能新形态课程建设”专题培训。本次培训由智慧树资深技术人员担任主讲,教学副院长陈琴主持,全体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参与学习,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深度融入课程教学。
聚焦图谱引擎,重构课程生态
培训中,主讲人以“图谱:智慧课程的核心引擎”为主题,系统阐述知识图谱、问题图谱、能力图谱、实践图谱、思政图谱、教材图谱、资源图谱在课程设计、教学实施、评价反馈、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创新应用。通过案例解析,展示如何利用各类图谱将碎片化知识点串联为结构化网络,实现课程内容的动态优化与个性化推送。
技术赋能教学,打造智慧课堂
针对新形态课程建设需求,培训重点介绍了智慧树平台的智能工具链,包括AI主讲、智能体广场、学情分析系统等。参训教师现场体验了如何通过各类图谱驱动“课前预习-课中互动-课后巩固”全流程智能化:课前,系统基于学生画像推送定制化学习资源;课中,实时分析课堂互动数据,辅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;课后,自动生成能力评估报告,助力精准施教。
在研讨环节,教师们围绕“跨学科知识图谱构建”、“传统课程与智慧工具的融合路径”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。副院长陈琴表示:“知识图谱不仅是技术工具,更是教学理念的革新。未来,学院将依托相关平台,有计划的推进专业核心课程完成智慧化改造,打造具有数学学科特色的‘金课’体系。同时,学院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,探索“AI+教育”创新模式,为培养适应数字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撑。”